寶貝~
還記得昨天打電話給你,我說我在看電影,後來發現他的片名叫:誇越時空的情書,
是基努李維跟珊佐布菈克演的。
我很喜歡珊佐,所以昨晚小夜班下班後,
因為HBO又重播一次,所以我又看了一遍,
他的意境真的很美,讓人很感動,
其中,電影裡面提到「勸導」這本書,
女主角有稍微解釋了一下書的內容,
感覺很不賴,所以上網查ㄌ一下, 書評還不賴
明天去給你買鞋時,順便買好了!!
以前看過她的作品「傲慢與偏見」及「理性與感性」改編而成的電影,
都很好看,這兩部電影我也都看過兩三遍,
所以想與你分享珍‧奧斯汀這位作家。

〈文豪的落塵〉珍‧奧斯汀的《驕傲與偏見》  ■謝鵬雄

《2007/07/30 15:32》

 王國維在其《人間詞話》中說:「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閔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水滸傳、紅樓夢之作者是也。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世上尚另有一種作家,閱世不廣,卻狹而深,性情真,見識高,英國女作家珍‧奧斯汀( Jane Austen, 1775-1817)便是。只活了四十一歲的未婚女子奧斯汀,出生于牧師之家,沒有上過正式學校,終生住在英格蘭幾處鄉間小城,遇著安靜讀書及寫作的生涯。她的閱世之「不廣」,可以說是 文學史上少有的了。幸而她有過人的敏銳和感覺( sense,這個字容後討論),家中有八個兄弟姐妹。日常進出交友,社交之際觀察各種人的作為、心術、語言、企圖,累積成對當時中產家庭人情世故的洞澈的瞭解,終使這位「鄉下姑娘」,能以平凡狹窄的人事為素材,經營出精采的家庭小說,一反十八世紀惡俗浪漫主義之風,成為英國家庭喜劇小說的第一人,其小說且成為爾後寫小說的人的典範,也開啟了英國寫實小說的風尚。

  Sense and Sensibility

 奧斯汀寫了六部重要作品:分別是“ Sense and Sensibility”「驕傲與偏見」( Pride and Prejudice)、「曼斯菲爾德花園」( Mansfield Park)、「愛瑪」( Emma)、「諾桑覺寺」( Northanger Abbey)及「勸導」( Persuasion)。這中間,第一、第二及最後一部都以抽象名詞為書名,可能因為作者想表達小說人物中這些性格,偏見或感覺-抽象的意念才是主角。如此說來,其書名的意義就十分重要。那麼,第一部小說“ Sense and Sensibility”是什麼意思呢?筆者看過數種中譯都互相不一樣,有的譯成「感性與理性」,有的譯成「理智和感傷」…等等。筆者根據 Frand Magill編的“ World Literature”中的一句話“ There were people of sense and people of fine sensibilities but little sense”及在這部作品中有性格感性而不計利害的角色,也有腹藏機心,另有計算的反派角色,判斷主角是代表“ Sense”(感性)的人,而反派是有“ sensibility”但沒有“ Sense”的人。因此傾向於將書名譯成「感性與世故」。書中的 Lucy原來要嫁 Edward,但後來聽說 Edward應繼承的財產改由其弟 Robert所得,立即改嫁 Robert。這位 Lucy小姐顯然是世故的聰明人。
 奧斯汀小姐後來連續寫了三部以地名及人名為書名的小說。但最後一本又回到抽象名詞「勸導」。在這部小說中作者寫了一個一生謙讓的女子因凡事都接受別人的「勸導」,幾乎失去終生的幸福。評者咸認為是奧斯汀最深沉的小說。而「驕傲與偏見」則是她的成名作。

 驕傲與偏見

 奧斯汀於 1796年,她 21歲時開始寫「第一印象」( First Impressions),便是後來的「驕傲與偏見」。她父親看了很高興,到處去找人出版,但沒有成功。當時「鄉下姑娘」奧斯汀的作品尚無人看重,找了很多年才有人肯出版。「感性與世故」於 1811年出版。「驕傲與偏見」出版於 1813年。
 「驕傲與偏見」故事發生在英國鄉間一處莊園“ Netherfield Park”租給了一位有錢的單身漢賓利先生( Mr Bingley)以後,這位賓利先生據說年收入在四千英鎊以上,消息傳出後附近有女兒待嫁的媽媽們莫不興奮莫名,「視他為她們女兒應得的財產」( he is considered as the rightful property of some one or other of their daughters)。
 貝尼特太太有五個未嫁的女兒。她是一個老實而無知的婦人,聽到消息後,興高采烈地向丈夫貝尼特先生報告消息,並要求丈夫要趕快以街坊鄰居的身份去拜訪這位賓利先生,開啟互訪社交之路,但遭到丈夫不在乎的諷刺而作罷。貝尼特先生反問:「他是為了娶咱們女兒而搬來此地的嗎?」「你也可以讓女兒們自己前往拜訪,因為你若帶她們去,也許賓利先生看上的是你…。」
 社區裡舉行舞會,該見到的還是都見到了。賓利先生第一眼就看上了貝尼特太太的長女珍。他請珍跳了兩次舞,意思已經十分明顯。二妹伊麗莎白卻坐冷板凳,無人邀舞。賓利先生的好友達西先生高傲而自我,看了伊麗莎白一眼說了一句不太恭維的話。「驕傲」引發「偏見」,兩人間的誤會已開始蘊釀。
 賓利先生雖對珍有好感,但他兩個妹妹都反對這件事,而好友達西也認為珍的家族庸俗無知,門風不對。賓利先生一時難以決定。
 有一個韋坎先生到處說他應有的繼承權被達西詐吞,伊麗莎白信以為真,對達西的觀感愈加惡劣。
 在多次接觸中,達西有機會觀察伊麗莎白而慢慢愛上了她。有一次他鼓起勇氣向她求婚。這段少有的求婚辭以“ In vain, have I struggled. It will not do…”開始。意思是說我掙扎著要不想你,但還是想你…。接著他說了一些愛慕的話,但說話之間始終暗示他是屈尊俯就一位身世家庭較低的小姐。這段求婚辭,激怒了依麗莎白,她回答:「我從未希望得到你的好印象。你也給的很不情願」就拒絕了求婚。這一段,是「驕傲」與「偏見」升高到正面衝突,為整個故事的高潮。在小說中「屈尊」( condescending)這個字多次出現,成為形容達西先生的最傳神的辭語。
 此後,雖然賓利先生搬離了,但珍跟姑母卡地那夫人( Mrs Gardiner)到倫敘小住,而有後續發展。伊麗莎白則為參加好友的婚禮到 Kent,又與達西先生見面了。韋坎先生與伊麗莎白的妹妹私奔,使伊麗莎白認清了韋坎說達西的壞話全是謊言。第二次達西以謙虛的態度向伊麗莎白求婚,麗莎欣然接受。而珍與賓利先生間的事情,也因達西的鼓勵,而有情人終成眷屬。
 奧斯汀的小說情節,大部分也以「大團圓」結局。但「大團圓」的結局並不一定能使讀者愉快。譬如她最後完成的「勸導」,有許多評論者認為看完故事,心中有那不能釋然的悲傷。「驕傲與偏見」及「感性與世故」雖不引起悲情,但也令人傷感。傷感那描寫得入木三分的世態炎涼及人心之卑鄙。重要的是,奧斯汀不只是寫了一個故事或寫了幾個男女的戀愛。她將所見所聞之各式各樣「鄉紳」( gentry)家庭、家族,男女老少的想法、觀念、倫理、行為、用心、習慣、意識型態、活生生地,深入地寫出來。在她而言,可能只是把自己所見寫出來,她也許不一定知道,自己是開啟了英國家庭小說,鄉紳或中產階級家庭小說,社交小說,並成為十八世紀以後兩百年間社交喜劇( comedy of manners)的先驅。
 「驕傲與偏見」的社會價值在:伊麗莎白雖然曾經憎恨富有的達西的驕傲而同情貧窮的韋坎。但當她目擊達西的莊園之美時,覺得那種美是未遭到市儈品味的破壞而保全了自然之美。她對達西的偏見並未影響到她對達西的莊園的欣賞。而韋坎一旦做出無道義的事,她立即唾棄韋坎。這位淑女的好惡,畢竟不是對貧富的好惡,而是超越貧富的外表而洞見個人的美學價值及道義價值之後的好惡。這種見識就是中世以來英國貴族、鄉紳、紳士與淑女的見識。
 奧斯汀在她的著作中,男女戀愛,甚少用到“ love”這個字。不論在對話或作者的敘述中都用的是“ affection”、“ admiration”、“ attraction”等字彙。這些字的廣度和深度似乎超過那個只用來敘述男女戀情的“ love”。從這個地方似也可以看出這個未婚女子,對人與人的感情是有獨特解釋的。當達西第一次向伊麗莎白求婚表達「愛意時,作者使用“ affection”、“ inclination”、“ attachment”這種字眼,我們不可以為那是女作家用字遣詞較為保守而已。這裡面有淑女(包括作者本人及小說中女主角伊麗莎白)的品味的堅持及對文字的見解。伊麗莎白是以堅持她自認為的淑女的價值而收服了達西的。就結果而言,那是兩者的雙贏。而奧斯汀,雖然形跡上似是「鄉下姑娘」,但她的胸懷是擁抱英格蘭這片土地,擁抱土地上的紳士淑女及各種心情的人以及他們所形成的生活意態及文化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迷糊小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